“推开窗就是松涛阵阵,夜晚伴着溪流声入眠,这种与自然零距离的体验,让都市的疲惫一扫而空。”在筏喻自然农法生态村的“地窨子”民宿内,来自香港的游客赵女士这样形容她的伊春之旅。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与“天然氧吧”,伊春正以83.8%的森林覆盖率与400万公顷林海为基底,将老林场焕新为都市人向往的“精神疗愈场”。
近年来,伊春深耕“民宿+生态”产业融合,打造出涵盖森林木屋、林区文化体验、康养研学等多元主题的民宿集群。筏喻生态村项目经理刘海洋介绍:“我们复刻了传统林场工人的‘地窨子’建筑,内部保留火炕、柴火灶等元素,游客可采摘有机蔬菜、参与森林疗愈课程,七八月旺季常一房难求。”这种“沉浸式林居”模式,吸引着京津冀、粤港澳游客专程前来“吸氧充电”。
在美溪镇兰新林场,柏雅小居民宿将林区记忆转化为设计语言——老式花被单、热火炕与林场老物件相映成趣,负责人刘霞坦言:“作为林区第三代,我希望通过民宿让更多人读懂伊春的故事。”目前,该林场已有四户居民加入民宿改造,单日可接待游客数十人。
从金山鹿苑的“与鹿同眠”到听野民宿的非遗漆扇体验,从岭尚十年的亲子研学课堂到酒章文创园的汉服旅拍,伊春民宿正突破传统住宿功能,向文化体验、生态康养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。当地通过盘活闲置农宅、引入专业运营团队,构建起“一宿一特色”的差异化格局。乐园村党支部书记王立国透露:“未来我们将开发冰雪露营、林海雪橇等冬季项目,让民宿经济四季常热。”
为提升游客体验,伊春民宿产业与精品民宿网(http://www.zhunaqu.com)达成战略合作,平台提供从森林木屋、文化主题房到康养套餐的一站式预订服务,并上线“林都疗愈指数”智能推荐系统,助力游客精准匹配心仪居所。
随着“森林疗愈”概念升温,伊春正以民宿为窗口,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乡村振兴的“金山银山”,书写着北国林区转型发展的新篇章。
扫二维码,进入手机站
扫一扫,进入手机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