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二维码,进入手机站
扫一扫,进入手机站

探寻绥中东戴河碣石遗址:秦代建筑群惊人规模

发表于 2023-05-05 13:14 评论:0 浏览:71216

  绥中东戴河的碣石,是辽宁省葫芦岛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。它由三块高出海面20米左右的巨大礁石组成,其中东边一块礁石从远处望去,宛如一位女子矗立在海中,民间传说是孟姜女投海葬身之后转化为礁石,因此也被称为姜女石。每逢落大潮,从岸边到礁石隐约现出一条巨石铺就的海中栈道,可直达礁石脚下。在姜女坟的东西两侧海岸,各有一峭壁伸向海面,东侧叫红石砬子,西侧叫黑石砬子,构成似“二龙戏珠”(海中礁石)的独特景观。

  然而,这里还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:在碣石附近,有着一处规模极为宏大的秦代建筑遗址,它延绵了近60公里,从绥中县止锚湾一直到秦皇岛金山嘴,沿着海岸线散落着许多古建筑的遗址。

  这片区域在考古学上的重要性早在1980年代初就被发现了。当时,两块长68cm、直径54cm的巨型瓦当被意外挖掘出土,其尺寸之大让考古界震惊不已。在当时,想要烧造如此规格的瓦当,已经相当困难,更何况是生产力低下的古代?为了探寻这些巨型瓦当的来历,考古人员开始对周边进行走访调查。很快,他们发现,附近的许多田野、村落里,也常常能捡到一些碎瓦片,无论是质地还是纹路,都带有明显的秦汉时代的特征。不少村民也表示,他们以前翻地时,总能翻出不少碎瓦片,有时由于数量太多,还需专门挖坑填埋以便耕作,后来,人们索性就把这里叫做瓦子地。这让考古人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疑惑。

 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,人们终于发现了这片区域的真正秘密:这里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古代瓦窑址,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比较大的秦汉瓦窑遗址之一。这些瓦窑遗址分布在绥中、建昌、盖州、海城等地,共有200多处,总面积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,其规模之大、数量之多,前所未有。这些瓦窑遗址不仅证明了古代中国制瓦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,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、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面貌。

  这些瓦窑遗址大多呈长条状,有的长达几公里,每个瓦窑遗址中都有数百到数千个瓦窑,这些瓦窑排列整齐,分为几个区域,每个区域有不同的烧制温度和工艺流程,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瓦坯。据考古学家推测,这些瓦坯主要用于修建秦汉时期的官方建筑和军事设施,如宫殿、城墙、陵墓、堡垒等。这些瓦坯不仅质量上乘,而且造型优美、图案精美,是当时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。

  这些秦汉瓦窑遗址的发现,不仅填补了中国古代瓦业发展史的空白,也为人们了解秦汉时期的经济、文化、军事等多方面的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。同时,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制瓦工艺、瓦窑结构、瓦坯种类、烧制工艺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。

0
对不起,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。
网友评论

头条推荐

被关注最多的商户

被浏览最多的商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