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地理位置与概况
金塘岛,坐落于舟山群岛西端,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大海之中。它东距舟山岛仅6.25公里,南距宁波北仑更是近至3.5公里,是舟山连接大陆的桥头堡。全岛面积77.35平方公里,呈南北走向,长13.5公里,宽9公里。其海岸线绵延49.52公里,勾勒出这座岛屿独特的轮廓。岛上最高点为仙人山,海拔455.9米,与迤南三潭头山、老鹰岩和大坪岗连成高峻山脉,山间松杉成林,李树遍野。金塘岛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,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。早在宋朝初年,它便成为金塘乡,隶属庆元府定海(今镇海)县管辖,宋元丰元年划归昌国县(今舟山市)。岁月流转,金塘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痕迹,明嘉靖三十二年,明参将俞大猷曾率明军在金塘的沥港歼灭入侵的倭寇,那座“平倭港碑”至今仍矗立在沥港镇,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英勇与壮烈。
二、自然风貌与景观
金塘岛东、北、南三面环山,犹如一位巨人张开双臂,将中部的大丰、柳行和山潭一带的耕地温柔环抱。这种独特的地形,与舟山其他岛屿“田包山”的地貌截然不同,故而有“舟山田包山,唯有金塘山包田”的形象俗语。
岛上的仙人山,无疑是金塘岛的一颗璀璨明珠。它海拔455.9米,高耸入云,与迤南三潭头山、老鹰岩和大坪岗连绵起伏,构成了一道雄伟的天际线。沿着登山之路蜿蜒而上,两千三百多个木台阶和二百多个平台如同忠诚的伙伴,陪伴着游客一步步靠近山顶。登顶远眺,舟山本岛、大榭岛尽收眼底,舟山跨海大桥的五座大桥横跨沧海,如五条巨龙卧波,其中最为雄伟壮观的西堠门大桥近在咫尺,那磅礴的气势让人不禁感叹人类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。山间松杉成林,郁郁葱葱,李树遍野,每逢花期,洁白的李花如雪般覆盖山坡,微风拂过,花瓣纷纷扬扬飘落,宛如一场花雨,如梦如幻。而在山的深处,棋盘石、三仙堂遗址、炼丹井等景点隐匿于密林之中,宛如一位位历史老人,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,为仙人山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厚重的色彩。
三、物产资源丰富多样
金塘岛作为舟山群岛的重要组成部分,物产资源极为丰富。其历史上便是舟山的产粮区,堪称舟山附近岛屿中首个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岛屿。岛上土壤肥沃,气候宜人,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金塘李无疑是金塘岛的一张亮丽名片。它因产于金塘岛而得名,至今已有130余年的栽培历史。金塘李果实圆润饱满,果大核小,皮薄呈青,果肉鲜红如宝石,肉厚质脆,汁多味甜,酸度适口,咬上一口,那鲜美的汁液瞬间在口中四溢开来,令人回味无穷。早在清光绪《定海县志》中就有“花红李,樱桃属,皮青肉赤与常李异,食用,金塘最盛,每户种之成林”的记载,它也因此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,其蜜饯加工品更是曾畅销东南亚各国,让金塘岛的美誉远播海外。
金塘岛的水产品资源亦相当丰富,堪称一座海上的宝藏。鱿鱼、鲳鱼、墨鱼、带鱼等各类海鲜在近海区域大量出产,它们或肉质鲜嫩,或口感肥美,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。其中,西北侧的小岛大鹏岛所产的海瓜子更是声名远扬,以其粒大、肉嫩、味鲜、壳薄的特点而驰名江浙沪一带,成为众多食客竞相追捧的美食。
四、特色美食令人垂涎
金塘岛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,犹如一本生动的味觉典籍,记载着这座海岛的独特风味。金塘麻饼,作为岛上的传统名点,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人们的喜爱。它个大如盘,直径约18公分,故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“大麻饼”。往昔的金塘麻饼是单面撒芝麻、带馅的酵面饼类糕点,虽香气扑鼻、美味可口,但容易返潮,受潮后口感大打折扣。如今,经过创新改良,它融入了潮式糕点制作元素,馅料配方也得以优化。双面芝麻的点缀,让其香味更加浓郁,再加上核桃仁、花生米、瓜子仁、黑芝麻、白糖等食材的巧妙融合,使得金塘麻饼既有酵面类糕饼的松脆,又具酥面饼类的肥而不腻,口感层次丰富,回味无穷。它不仅是金塘岛内百姓日常钟爱的美食,更成为了舟山人走亲访友、生日祝寿的送礼佳品,其声名远扬,通过跨海大桥远销定海、普陀、宁波,甚至洋山等地。
咸齑黄鱼面则是金塘岛美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,彰显着海岛人对食材搭配的独特智慧。黄鱼,作为舟山渔场四大经济鱼类中最负盛名的一种,肉质鲜嫩,自古以来就备受文人墨客的赞誉。而咸齑,乃是用雪菜腌制而成,其酸口清香,脆鲜相宜,独特的风味能够巧妙地烘托出黄鱼的鲜美。将二者与海鲜面相融合,无需过多的调味料,便能成就一碗原汁原味、鲜嫩可口的咸齑黄鱼面。那浓郁的汤汁,筋道的面条,鲜嫩的黄鱼,再加上咸齑的独特风味,每一口都仿佛是大海与陆地风味的完美结合,令人欲罢不能,成为了舟山人最为钟爱的美食之一。
五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
金塘岛的历史源远流长,自宋朝初年设为金塘乡起,便开启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漫长旅程。岁月流转,它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,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。其中,平倭港碑尤为著名,它犹如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,静静矗立在沥港镇。明嘉靖年间,倭寇肆虐沿海,金塘岛成为抗倭的重要战场。嘉靖三十二年,俞大猷将军率领明军在此与倭寇展开激战,最终成功歼灭倭寇,取得了辉煌胜利。为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,“平倭港碑”应运而生。碑上所刻的文字,虽历经风雨侵蚀,却依然清晰可辨,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,以及明军将士们的英勇无畏。抚摸着碑身,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,让人不禁对那些为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的先辈们肃然起敬。除了平倭港碑,金塘岛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遗迹,如古老的庙宇、传统的民居等,它们如同散落在岛上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,吸引着人们去探寻、去发现。
六、工业发展独具亮点
金塘镇在舟山市的工业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工业大镇。这里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其中螺杆制造产业更是一颗耀眼的明星。金塘拥有全国最大的螺杆制造基地,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着极高的占有率,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%,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20%以上的份额。这一成就的背后,是金塘镇长期以来对工业发展的重视与投入。近年来,金塘镇积极推动螺杆产业的转型升级,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的力度。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,提高了螺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。同时,金塘镇还注重培育和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,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。如今,金塘镇的螺杆制造产业正朝着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方向大步迈进,为金塘岛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七、民俗风情别具一格
金塘岛的民俗风情独特而迷人,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海岛画卷。当地渔民有着诸多有趣的风俗禁忌,这些禁忌背后蕴含着他们对大海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祈愿。比如,他们忌说“翻”字,因为怕出海遭遇风浪翻船,所以吃鱼时不能说“翻过来吃”,而是要说“划过来或转过来吃”;夏天翻晒黄鱼鲞、乌贼鲞等时,也不能说“翻一翻”,要说“划一划”。同时,他们也忌说“下”字,“下饺子”要说“煮饺子”,“下海”要说“出海”,因为“下饺子”容易让人联想到人掉落海里“淹死”。此外,还忌说“霉”字,连谐音的“煤”字也不能说,“烧煤饼”得说“生炉子”。渔民们吃饭时也有忌讳,不喜欢用筷子敲碗,认为这意味着家里穷得叮当响;忌讳将筷子插在饭碗里,觉得只有上供祭祖时筷子才能插在碗里;更忌讳饭吃完后把筷子横放在碗上,因为这象征着渔船在海上会遇狂风恶浪或“插蜡烛”而无计可施,只能把橹横在船上随波逐流,听天由命。这些民俗禁忌,是金塘岛渔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,也是游客们深入了解金塘岛文化的一扇窗口。
八、民宿推荐平台指引
在金塘岛游玩,住宿的选择也多种多样。若想找到心仪的民宿,精品民宿网是个不错的平台。它以“探寻乡愁之美”为口号,专注于挖掘每个民宿背后的故事,通过文字、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,将民宿的独特之处展现给用户。在这里,你能看到金塘岛民宿的详细信息,包括环境、设施等。平台还会根据智能算法和用户偏好分析,为你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民宿推荐。无论是追求宁静田园生活,还是钟情于现代简约风格,都能找到符合心意的住所。同时,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旅行故事和民宿体验,促进交流互动。
扫二维码,进入手机站
扫一扫,进入手机站